【榜样在身边②】坚守平凡 铸就不凡——记机械工程学院教师高强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 点击量:37

高强,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双创中心)负责人。从教13年来,他坚守教学一线,先后主讲《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等6门理论课程,主持开发《专业综合实验》《创新创业基础》等3门课程,承担机电实验教学任务等。

双师双能,产教融合育英才

自来到学校工作后,高强对实验室内的所有仪器设备倍加呵护,始终秉持“设备即资源”的理念,多年来先后修复超30台次故障设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课程实验的开出率。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落实学校实验室开放共享政策,确保实验设备动态轮转使用。他选择常态化进驻实验中心,组织学生实践操作。他创新构建“企业需求-师生攻关-成果反哺”的育人模式,牵头与黑龙江大唐新能源、沈阳航天誉兴机械等9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主导完成机器人创新实验系统开发、复合材质风电叶片工艺优化等课题。年均组织40余名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累计指导学生获专利、软著、论文30余项,实现“教师提升、学生成长、企业获益”的三方共赢。

双创筑基,从小“车间”到双创基地

时间倒回2015年,当时不足二十平方米的“车间”堆满零件,高强带着学生用废旧零件焊接竞赛机器人。“我们要让创意跳出图纸!”他总是鼓励学生要敢于尝试,创新构建了“‌传帮带+小微课程‌”双创育人体系,以“传帮带”分层赋能‌,实现以老带新指导学生实现竞赛传承,形成了“高年级带低年级”梯队培养机制,同时采用“企业案例剖析+项目路演实训”模式,丰富了“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正是这种教学创新让他指导的团队在全国20余省市的机械竞赛中斩获近百个国、省级奖项。2017级学生李慎晨仍记得高强带队彻夜备赛的场景,“高老师对我们说,工程师的荣耀并非闪耀领奖台,而是绽放在攻克难题的瞬间。”那一年,由高强指导的学生团队依托省级大创项目孵化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公司。

高强带领团体成员团结奋进,为机械工程学院率先完成院级双创教育中心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把起初的小“车间”,升级为占地近千平方米、服务全院1200余名师生,配备工业级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械手等先进设备的校级创新基地。此外,他积极整合校企资源构建“课程-实践-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率先开设了《专业综合实验》《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实施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了覆盖学科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学-实践-创新”一体化平台,为师生提供专业化创客空间,组建由企业工程师与优秀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团队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

师者仁心,用匠心点亮人生

作为班主任,高强始终践行学校“严在当严处 爱在细微中”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班级的两名学困生,他深入家访叩开心门,通过科研项目浸润培养,使他们不仅学业逆袭,更成长为辽宁龙源风电、苏州新辰的优秀工程师。利用指导“双创”项目机会,他年均谈话150余人次,用“思想引领+生涯导航+情感护航”三维育人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就业、考研深造等人生蜕变。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患病时,他不仅自掏腰包,更协助学院发起爱心募捐;他实施“班风铸魂”工程,培育出多个校级标杆集体。

坚守在实践教学和双创教育第一线,这位“灵魂工程师”用匠心守望初心,以平凡铸就非凡。高强用十三载春秋书写着教育者的使命。从普普通通的实验教师到学院创新教育的带头人,从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到产教融合的践行者,这位“双师双能”型教师正带领着新一代沈工程学子,在服务能源、机械行业的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