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圆满完成第二期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整班教学任务

发布日期:2025-07-17 作者: 点击量:0

6月25日——7月15日,由商务部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援外培训项目“ ‘一带一路’ 国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技术培训班”在辽宁沈阳顺利实施,来自古巴、埃及、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南非、冈比亚和加蓬8个国家电力行业的2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6月25日,“‘一带一路’国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学校举行。

本次培训以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体系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专业实践、参观考察和座谈交流等36场活动,向学员介绍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电网的绿色低碳转型、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配电网柔性化改造、智能调度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学员本国电力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培训期间,学员先后参访了国电和风风电场、清河发电公司、国网沈阳供电公司联发电力设计院、沈阳变压器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家行业龙头企业,听取了企业专家有关中国新型智能电网升级与改造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专业知识介绍,并与电力行业专家展开深入交流。

为了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学校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联动,围绕智能电网技术前沿,聚焦智能电网升级与改造、新能源开发与并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课程设计、内容选定上力求实现教学内容与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需求的相一致,与参训学员国家电力发展需求相一致。同时,学校还组建了一支由教学名师和行业领军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并邀请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东北电科院、国家电投集团、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授课。学员们与企业专家面对面交流,聆听专家建议,并围绕各自所在国的智能电网升级路径、跨区域能源协同等议题展开专题研讨。通过“高校+企业”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形成“理论讲授 + 场景落地” 的实操性内容体系,为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援外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开班仪式与结业仪式分别在我校和沈阳师范大学开展,副校长王启民出席开班仪式并代表教学实施单位致辞,沈阳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王新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学校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为参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向学员赠送纪念品。来自埃及的阿拉、南非的查理曼、冈比亚的多度、尼泊尔的普拉文、巴基斯坦的拉纳和斯里兰卡的阿努拉等6名学员代表全体学员发表了培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