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2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在校部319会议室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党委书记王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集体学习研讨了两方面内容。党委副书记方鸿志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作交流发言。副校长王启民领学了《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9月24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2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在校部319会议室举行。
校长王国辉,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党政办公室主任朱宇,人事处处长刘铁雷,经济管理与法学院党委书记王铁,红河国际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宋孚红,分别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交流心得体会。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了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团结奋斗的行动号召,进一步提振了党心、军心、民心,提升了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的回信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回信高度认可广大特岗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潜心耕耘奉献的责任担当,深刻阐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要义,更对全体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既要坚守教育初心,不忘立德树人使命;也要精进教书育人本领,提升专业素养能力;更要聚焦育人目标,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方鸿志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谈四点体会。一是以文化人,传承学校《根脉》“传家宝”,厚植红色基因,唱响“根脉永恒 青春万岁”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二是以德润心,将立德树人贯穿育人全过程,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弘扬民族自强精神,继承光荣传统,激发爱党爱国情怀;三是以志育才,善用“大思政课”,强化思政教育内涵,增强思想引领力,书写“思政铸魂 育人新篇”的壮丽画卷;四是以行践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党建赋能 创新发展”的奋进篇章。
王国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特岗教师的回信不仅是对特岗教师,更是对全国所有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动员令。他就全校上下学习落实回信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谈了三点认识。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校上下要学习特岗教师扎根讲台、默默奉献的精神品格,将其内化为学校“红心向党,技术报国”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牢牢守住育人阵地。要深刻认识作为一所以服务能源电力行业和辽宁振兴为己任的应用型的理工科大学,要扎根行业、服务地方。二是聚焦核心任务,将回信精神转化为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的实际行动。要将其与学校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强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在体制上求突破,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在赋能上见成效,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三是强化战略执行,将回信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需求的务实成果。学习贯彻回信精神,最终要体现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实效上。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落地见效的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果上:聚焦战略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凸显服务效能,贡献沈工程力量。
王强就全校上下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有机融入学校的发展大局,融入教职工岗位实际,提出四方面要求。
一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增强理论自信。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不动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运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此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而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信念不动摇,增强道路自信。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经百年探索而形成,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动摇,绝不能走老路、邪路、回头路。坚持道路自信的根本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四为服务”方针,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坚定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信心不动摇,增强制度自信。要以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省建设为己任,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贡献力量。教育关乎民族命运,是强国建设之基、民族复兴之石。教育、科技、人才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工程,教育对科技与人才有支撑作用,教育的地位愈发重要。要落实教育强国六大任务,助力教育强省建设,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治理水平,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四要坚定升格电力大学信条不动摇,增强文化自信。新时期沈工程人的目标是用十年左右时间,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电力大学。为此,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跟进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清洁能源强省等战略。同时,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为支撑,厚植家国情怀,秉持世界大同理念,推进国际教育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治理,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沈工程贡献!